谷氏重塑李谪仙像碑记
【提要】 本文选自清曹笙南编《李翰林姑孰遗迹题咏类钞》卷一。是清当涂青山人谷琦为重塑李白像所写的一篇碑记。作者在文中称他的祖宅之西是太白墓,墓前祠中设太白像,此像历来为“谷氏装塑”。但岁久祠圯,像亦因之而废。今太平知府黄桂、当涂知县寇明允、高起龙等嘱他领衔重修太白祠,重塑太白像。未久祠宇一新,像亦重塑,使后之“入祠者见先生像如见先生矣。”因以为记。 余祖宅之西,唐翰林李太白墓在焉。墓前有祠,祠中设先生像,自唐至今,朝廷春秋祀之。其祠宇修造之费,出自十里各里长,而其像则历来系余谷氏装塑也。唐范传正撰先生《墓碑》,有云东以谷氏为邻,此正略尽东邻之谊云尔。但岁久祠圯,其像亦因之而废。升任郡侯黄夫子暨前任邑侯寇夫子慨然捐俸,仍照旧例令十直修之,并属余为之领袖。寇公忽解,尚未告厥成。乙卯春,邑侯高公来莅兹土。政治之暇,
忄卷 忄卷 先贤遗迹,而于太白祠尤为加意。爱督直头辈鸠工庀材,期于速竣,未逾月而墙垣榱栋焕然一新矣。顾祠所以栖神,使像不复塑,将美轮美奂,何为也。余仰体邑侯之意,兼承远祖之心,向我边湖族众言之,及青山沙潭两分,咸欣欣捐资光复旧典。今像成矣,入祠者见先生像如见先生矣。嗣是以往,我谷氏尚未奉先生之像,勿因修祠出自十直里长而塑像亦诿之十直里长也,则谪仙之灵当乐东邻之世有贤子孙矣。是为记。康熙乙卯季冬东邻后裔选贡谷琦谨撰并书。
【注释】 十直各里长: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命令全国各府县编制黄册,以一百一十户为“里”,每里中推选丁粮多者十户为“里长”。其余百户分编为十甲,每甲之中推一“甲首”,每年由一甲首轮值带领成丁供使公役,十甲轮值谓之“十直”。清沿明制,里甲编制初期无大变化。黄夫子:夫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黄夫子,即黄桂,字汉柱,辽东人。清康熙十年(1671)以布政参议出任安徽太平府知府。在任五年,大修学校,兴育人才,禁革漕粮弊政,多有善举,后升任淮扬分巡副使。寇夫子:即寇明允,字念劬,应城人,举人。康熙十一年任当涂县知县,颁有《禁革牙杂税》等告示。乙卯春:即康熙十四年(1675)春天。邑侯高公:即高起龙,字云从,奉天人,荫生。康熙十四年任当涂县知县,在任四年。榱栋:榱,屋椽屋桷的总称;栋,房屋的正梁。选贡:指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即于岁贡之外,考选学行兼优的充贡,谓之选贡。
祝元敏 祝元敏字骏公,山东登州府宁海(今山东牟平县)人。清拔贡,康熙二十九年(1690)为当涂县令。在任期间,凡邑之因革兴废,日萦诸怀,多有善举。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67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