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诗词大全 >> 散文诗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梦回故乡
作者:散文诗     更新时间:2013-5-5 18:41:35
载入中…
 

  梦回故乡
  
  彩云环绕五峰山依旧高耸入云,枝茂叶盛不老樟仍然萧洒从容,郁郁葱葱绿树环抱着群峰,招展迎风高昂挺拔的苍松,漫山遍野鲜花衬托着美景,大地放光铁路新区大开发。
  
  大山尖尖绿树青青,澎门河畔鱼儿畅游,抽水机旁鱼帆浮动,水沟田间抓鱼摸虾,鸭子戏水水牛助兴,稻田机渠放箩捉鳝,煤场埠头洗澡游泳,兴办牧场建窑做瓦,春回大地百草抽新,放学归来拔草割青,风吹雨打日晒身影,雨声雷声从不间停,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清明时节细雨纷纷,小雨细沥沥地下个不停,小溪哗啦啦地流个不息,赤脚走在泥泞的田埂上,留下顽童歪曲的小脚印,溪边荡漾着童伴幸福的微笑,激发童真美好的心灵,追忆着一群天真灿烂的小伙伴,人的记忆是快乐的过滤器,回忆是永恒的真情。
  
  大地是母亲,农村是我生长的地方,很羡慕自己是大山的儿子,贫民的子孙。那忙碌在田野上挥锄的父辈,是人类的勇士;梦回在母亲的怀抱中,梦游在白山碧水和绿树成荫中,梦见家乡兄弟姐妹父老乡亲,以及世代延续的子孙。
  
  天空是父亲,能宽容遭受挫折的儿孙,伤痕的百姓善良的人,贫穷的人民受苦的人,不愿在空中飞行,只愿赤裸着双脚,永远与父母相爱相敬相亲。
  
  上世纪50年代的猴年,我出生在温黄平原的水乡小镇,父亲在小城中工作,当呀呀学语中,房东婆就用筷子沾着酒,送进了贪馋小嘴,呛着喉咙熏着幼小的心,从小就学会了吃酒的本领,到后来就与其结缘结冤结情,也埋下了家庭纠纷的导火绳;渡过了幼儿的四年,当小妹即将出世的时候,父母送我到外婆家,在水岸边的自然村,全村不足80人,离小街家中一里多,每当父亲探亲时,外婆就送我到家中,与父亲亲热一翻;又过了三年,在中华大地最困难的时期,家里又添了个小兔胖弟,从此同胞手足欢聚一堂,在那贫困艰苦的岁月中,父母含辛茹苦勤俭持家,仅靠父亲微薄的薪金,养活了一家五口人。
  
  童年的回忆常在脑中翻腾,曾记得在外婆家中,屋后有一棵大柚树,树顶上有一个很大的喜鹊窝,贪玩的我爬上树捉拿小喜鹊,不慎头被刺枝划破,鲜血如泉涌。小舅父当年是村里开抽水机船的驾驶员,不只是那年月停泊在水岸边,我在童伴的玩耍中,失足跌进了油机仓,污水浸泡了我的全身,黑油染着了我的毛线衣。从小顽皮倔强的秉性,每到夜里点亮煤油灯,要外婆讲水鬼和狼吃人的故事,听后做梦而哭醒。外婆的巧手真灵,不仅会纺纱织布做衣襟,还会编织篾器用具,竹篮竹篰和畚箕,曾和孤苦伶仃的姨表姐,一起采摘野果酸梅和金桔,种豆种菜挖竹笋,正是童心快乐愜意。走过麻三岭,跃看横山景,在崎岖高低不平的山径中,跟着大人们,行进在乌岩下、鹅冠头的杨梅林,穿梭在自留山的桃林中,吃着杨梅和水蜜桃,笑意露在脸上,亲情回荡在山林中。与舅表姐弟一起,挖过土豆摘过豆荚,做过麦饼包过米粽,捞过河菱烤过竹蛹,养过猪牛割过青草,放过鸭子摸过河蚌,狗跑蝉唱滚铁环,蜓飞蛙鸣蜜蜂舞,样样学着玩,处处闹着做,遥望蓝天白云,每到夜里数着星星,期盼长大做个好人。听外婆念九龙经,吃过大食堂的薄米粥,小舅父赶着老牛的吼声,去农田犁田耕耘,拿着竹萝寻找泥鳅黄鳝,跟过舅父去长廊山祭拜外祖父,吃清明学古训,不做恶人做善人。每年春节过后与舅父去姨妈家拜岁,不知哪年与舅表哥表弟一起,经过天皇寺,穿越山谷箐,翻过天皇山,落脚百亩坦,去见善良勤劳的二姨妈,也曾跟着外婆到过姨妈家吃杨梅。
  
  暮年的外婆,拖着小脚丫,摇着古老的纺车,捻出根根白线如丝银,那织布机的声音,编织着白发老人,流逝的岁月,金梭绘起温暖的太阳,交响着美丽的音韵,银梭织起月下的歌谣,经纬的白布如化妆的明镜,外婆的一生,如她自己编织的明镜白布,可悲也,年老的她,一跤摔倒久病卧床,
  
  于1975年妇女节去世,那时的我在外打工,未能临终在场,回想往事心内疚。
  
  文化大革命伊始,父亲走资派,被造反派挂牌游街,还要被人看管,接受批判斗争,造反派回家过春节访友走亲,唯独走资派要交待问题,回单位值班守大门,父亲有三年没回家过年,在快乐的童年时代,亲人难聚相见,弟妹哭着要见父亲,母亲心中烦闷,一肚子怨气正好冲着我们,弟妹仨个个都要挨打受痛,在那个疯狂的年代,想念父亲,就跟着他乡卖“豆腐生”的小贩,走上8公里的乡村风尘路,才能见到久别的父亲,后来父亲转调到县城里工作,每逢节日的到来,弟妹仨围着老父亲,给我们买好吃的东西。曾缠过父亲,买一只大猪头过年吃,可是父亲没有答应我们,到后来母亲经常提着此事,亲情的家庭相依为命,相爱团聚又相敬。
  
  我的故乡,有一太平白山庙,始建于哪朝无从考证,与黄岩龙潭岙齐名,此庙建在村东虎头山旁,原是善男信女们,朝圣参拜烧香的门庭,每逢农历二月十八日都要做庙戏,敲锣打鼓弹唱拉琴,热闹非凡音乐喧天,人山人海三村四邻,男女老少汇聚在戏台前,看上几天几夜的古装大戏,都不觉累。母亲是个大戏迷,拖着我们弟妹仨去看戏,后来此庙被政府所用,成为乡政府驻地和办公场所,古语云:“撑船老大好做,白山庙门难过”可见在远古时代,这里是通航的要塞和分水岭,惊涛骇浪海啸汹涌,滚滚向东流。
  
  从庙向西临大山脚下,有一个小山村,建有一条不足1000米的白山街,相传在民国初年中,有一群青年人,去路桥偷偷运来一块街石板,耸立在当地街池边的小街中,同样以农历逢三、八为集市交易日;从此后,时令蔬菜水果家禽,鸡鸭鹅肉百货日用,应有尽有市场繁荣,芦笋冬笋春笋山竹笋,勾针银针铁针绣花针,枇杷杨梅桔子和甜橙,螺蛳黄鳝泥鳅和海参。
  
  我的家就坐落在这小街中,古老的二间临街小木屋,总面积不足百平米,且居住着祖孙三代四户几十人,那时侯二伯和小叔,被精简下放回家务农,真是人多拥挤难以立身,在最困难的时期,积劳成疾的祖父因病去世,离开了亲人,在童年的记忆中,听见了大人们的哭声,还有奶奶的哀悲呜泣声,从此孤单的老人与我们朝夕为伴,居住在楼下前堂中;她编织的草鞋,心系着子孙,一双双像远航待发的飞艇,停泊在宁静的港湾,大人们穿着它翻山越岭,砍柴挑担在山野中,未成年的小顽童,穿着玩耍,惹得老奶奶生气;修补纸雨伞的修理工,每逢集市租用在奶奶房前,赚上微薄的几毛现金,增添其的开支。每当听到卖糖的货郎声,缠着祖母要吃糖,无钱无奈的她,拿出藏着从头上梳下的几缕花白的长发,敲来了几粒包着粽箬的小白糖,分给我们几个小顽童,放在嘴里不停地吮。每逢集市中,在我家门口,也曾摆过一位编织袜子的手艺人,其操作的巧手真是飞快精灵,至今难以忘记;当火花四溅的情景,家乡邻居的铁匠铺,啷啷的铁锤声,师傅光着膀子肩挂毛巾,挥动大铁锤满头汗珠淋,每逢星期天,都要到打铁铺看热闹,铁匠们的手艺真巧,三下五除二,就打好了锄头镰刀和菜刀,用几下锉子那刀口就挺锋刃,曾拿过刚剪下的小铁圈,被烫伤了小手,洒下了眼泪。
  
  祖母一生勤劳,带大父辈六个兄弟姐妹,真得不容易,祖辈的辛苦我们这一代明记在心,父辈的劳累,我们这一辈永不忘怀。祖母待十一个孙子、三个孙女恩重如山,可叹是未曾见面的曾孙,在其母腹中,她就离开了我们。祖辈仙逝,九泉有报,如知世情,缅怀在心。
  
  童年的情趣,童年的伙伴,我们跳跃在山前的毛竹林,摸雀蛋捣雀窝,沿街房前屋后到处寻找“白雀蛋”,拆散了夜归的双飞鸿。虎头山雄风威震不减当年勇,山前边高高耸立的古代石牌坊,被人为地炸断了,运到村里造牧场之用。从小就读的玉坡小学,那颗香樟树越来越茂盛,街东边墙头坦的溪流,在上学路过的时候,同伙们都赤脚嬉水游玩助兴,沧桑巨变溪干枯,没有了溪水和山洪,也许是人为造就的水土流失,以及地理所引发的环境变化。该溪的上游,有一座古庙凤仙洞,在文革中拆除,神难以在此作法显灵,小时候外婆曾带我跪在神像前。请求神灵保佑家人身体健康学习上进,虔诚的佛教信徒们,为了保佑一方平安,合家幸福永不生病,曾亲眼看见有人,长跪在泥塑木雕的佛像前,磕头祈祷,从熏香的烟灰中,找治病者的救世主,捞上一撮神灰当仙药,带给病中的亲人服用,此愚昧的场景,回想起来在脑海翻腾。该拆的要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该凿的要凿,凿掉画龙雕凤,这叫所谓破四旧立四新,要把愚弄广大人民群众的鬼神,统统彻底扫除干净。可敬也虔诚的佛教弟子徒孙们,把白山老庙一分为三,供奉着神像在周边三村,这也许是闲人心灵的寄托吧。
  
  岁月苍生故乡依存,时代变迁造福人民,小街变化翻天覆地,安居乐业美化环境,环山公路车声隆隆,东西长廊经济繁荣,新街宽敞幢幢新房,生活小康齐声称颂,铁路通往首都北京,动车直达福建厦门。美景,是金梭编织的好梦,童谣,是银梭唤起的音韵,回忆,掀动我思念的浮萍,再见,我的童年,梦回,我的故乡。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Article/sanwenshi/201305/19042.html ]
散文诗
残冬
感恩生活
母亲颂
父亲颂
梦回故乡
可爱的家乡
目标的追求
在春天
安全感悟
相关诗词
没有相关文章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