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诗词大全 >> 唐诗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征人怨·柳中庸
作者:唐诗     更新时间:2012-04-13 14:57:26
载入中…
 

【作品简介】

  《征人怨》由柳中庸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写征人久戍不归的怨恨。远离家乡的征人,年年转战于西北苦寒之地,天天与兵器打交道。暮春三月本来是征人家乡春暖花开的时候,但边塞之地仍然白雪纷飞;黄河九曲,环绕着沉沉黑山。一切都那样零落荒凉。诗中没有一字是怨,但字字是怨,把征战之人厌倦戎马生涯的怨情寓于其中。全诗每句皆对,语言精工自然。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俞陛云曰:“四名皆作对语,格调雄厚。诗题为征人怨,前二句言情,后二句写景,而皆含怨意,嵌青、白、黄、黑四字,句法浑成。”

 

【原文】

《征人怨》

作者: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解】

金河:即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城南。

玉关:玉门关的简称。

岁岁:指年年月月,下文的“朝朝”同义。   

马策:马鞭。

刀环:刀柄上的铜环,喻征战事。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或暮春,此处为暮春。

青冢:汉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之南。

黑山:一名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

 

【韵译】

去年去驻金河今年来守玉门关,天天只有马鞭和大刀与我作伴。

阳春三月下白雪回到昭君墓地,我走过万里黄河又绕过了黑山。

 

【题解】

  这首诗意在写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诗的首句写守边时间延续,地点转换;二句写天天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三句写边塞气候恶劣,暗隐生还无望(归青冢);四句写边塞形胜,点明生涯之不定。以怨为题,却无一“怨” 字,用叠字和名词,浑成对偶反复,回肠荡气,虽无“怨”字,怨情自生。

 

【讲解】

  边塞诗盛于唐代,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的表现戎马征戍,有的描绘异域风光。有的为征夫写恨,也有的代思妇拟言。边塞的好题材,在盛唐差不多已经写完。盛唐以后,写边塞诗是不能不费一点心思了。

  柳中庸这首《征人怨》,乍看题目。觉得有些熟烂。然而。诗人却不落窠臼。此诗虽亦写怨,却非关征人回首、佳人断肠之类。首句并列两个地名“金河”、“玉关”,二者用“复”字关联,次句出以“马策”、“刀环”,中间用“与”字连接,各有一个时间副词,一说“岁岁”,一日“朝朝”。“金河”、“玉关”都是征战之地,在此意念上,二者绝无分别。“马策”、“刀环”虽为两个事物,却是共同说明马不歇鞍,人不解甲的内涵。“金河”和“玉关”、“马策”与“刀环”相比并。以其重复表现生活的单调,“复”字和“与”字流露一种无可奈何的厌倦之感,换成今天的说法,即:不是金河就是玉关,整天价手不离马策与刀环。而“岁岁”则把这种厌倦之感以时间的无限延伸极大地加重了,就是说,这种生涯无休无止。“朝朝”又把令人烦厌的重复行为的频率推到极致。教人难以忍受。诗人巧妙地利用诗句的蝉联偶对的特点,使此种情绪得到最充分的表达。“马策与刀环”对应“金河复玉关”,“朝朝”对应“岁岁”,音节增加一倍,意蕴上则产生相生互补的效果。从而诗的构思更显得细密周匝。

  三、四两句是诗意的加深和扩展。“三春白雪”对塞外的环境特点稍作烘托,颇含悲凉之意;全句着重点则是落脚的三个字:“归青冢”。“青冢”所在,其时虽属唐辖境,但毕竟为胡域,诗人说“归青冢”(大约唐军无事时在这一带休整),由这个“归”字,即可知征人无还乡之期。“青冢”在这里似也有一种象征意味;难道说我们这些征人也如王昭君一样,将长留塞外么?结句说行军、转战。如果说前二句从时间写征人的感受、情绪,那么,后两句则从空间张大视角,青冢——黄河——黑山,给人以山高水长的距离感。诗人既以“万里黄河”展示地域之广阔,复以“绕黑山”状征途之回转曲折。“绕”是绕来绕去,不同于单线征程,走过不再回头。这个字,同前面的“金河”、“玉关”、“马策”、“刀环”的重复,单调感一脉相承。诗的前半写征戍无止期,后半则写征途无尽头,结构上也恰好对称,而于字句间透着“欲归无计”的渺茫。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此诗似乎从总体上暗示给读者这样一个问题:难道这是人的生活么?远在一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就有过这一类哀怨:“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诗经·小雅·何草不黄》)汉末古诗中所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其怨甚深。前者是对戕害人性的统治者的反抗的呼声,后者则是血泪的控诉。

  这首诗妙在:写怨而不著一字怨语,毫无迹象可求。诗人布局之巧妙,手法之高明,气象之开阔,格调之雄浑。足以同王昌龄的作品相匹敌。

 

【评析】

  此诗写征人久戍不归的怨恨。远离家乡的征人,年年转战于西北苦寒之地,天天与兵器打交道。暮春三月本来是征人家乡春暖花开的时候,但边塞之地仍然白雪纷飞;黄河九曲,环绕着沉沉黑山。一切都那样零落荒凉。诗中没有一字是怨,但字字是怨,把征战之人厌倦戎马生涯的怨情寓于其中。全诗每句皆对,语言精工自然。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紧紧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前两句就时记事,说的是: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这两句“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字,给人以单调困苦、无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
 
  前两句从“岁岁”说到“朝朝”,似乎已经把话说尽。然而,对于满怀怨情的征人来说,这只是说着了一面。他不仅从那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无时不在,而且从即目所见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无处不有,于是又有三、四句之作。
 
  三句写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春色未曾看”,所见者惟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肃杀如此,怎不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这两句写景,似乎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因而从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里,我们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苦寒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辛苦。诗虽然不直接发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

  通篇不着一个“怨”字,却又处处弥漫着怨情。诗人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落笔,让“岁岁”“朝朝”的戎马生涯以及“三春雪”与“黄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现身说法,收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可谓妙绝。全诗对仗精工,巧于炼字,读来别具情韵。

 

【作者介绍】

  柳中庸 (?—约775)。名淡,中庸是其字。 唐代诗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为柳宗元族人。大历年间进士,曾官鸿府户曹,未就。萧颖士以女妻之。与弟中行并有文名。与卢纶、李端为诗友。所选《征人怨》是其流传最广的一首。《全唐诗》存诗仅13首。 其诗以写边塞征怨为主,然意气消沉,无复盛唐气象。

 

【英汉对照】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A TROOPER'S BURDEN

Liu Zhongyong

For years, to guard the Jade Pass and the River of Gold,

With our hands on our horse-whips and our swordhilts,

We have watched the green graves change to snow

And the Yellow Stream ring the Black Mountain forever.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Article/tangshi/201204/1058.html ]
唐诗
终南望余雪
宫中词
登玄都阁
题竹林寺
马嵬坡
淮上渔者
鹭·闲立春塘烟淡淡
淮上与友人别
江楼感旧
富贵曲
相关诗词
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周邦彦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春怨·纱窗日落渐黄昏
闺怨·王昌龄
玉阶怨·李白
春怨·金昌绪
春怨·刘方平
春宫怨·杜荀鹤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在他人的时间里死亡,新生
施蛰存诗集选
群雕
海的图案
命运交响曲(外一首)
观刈麦
秦维诗集选
大荒诗选
淡黄柳·空城晓角|姜夔
塞弗尔特诗集选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